溥仪戴过百达翡丽?原来古代人也在抢大牌热门款
最近有块末代皇帝溥仪戴过的百达翡丽要在香港富艺斯拍卖了。
有地理优势的网友第一时间去现场拍了图片,发现已经有人喊到 3000万 了!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有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没想到溥仪也戴过百达翡丽。
【资料图】
实际上你大爷就是你大爷,溥仪的大爷——清朝第八任皇帝同治还向江诗丹顿订过一只蓝色珐琅怀表。
更夸张的是溥仪的祖宗乾隆,早在1774年就收藏了雅克德罗的多件座钟。他还顺手打造了一只大清造表科技部队(后边会说)。
但这些表都没有溥仪这块表特殊,因为它的画风和现代人戴的手表区别不大,算是品牌早期限量生产的复杂款,稀有度是百达翡丽品牌官方当年都会掏200万美元回购的那种。
因此拍卖行这次打着溥仪用过的噱头一经公开,网上质疑和反对声音此起彼伏,也有人说当皇帝的什么没见过,百达翡丽垫桌子都不心疼,明显拍卖会勾搭百达翡丽硬蹭溥仪。
实际上不止我们怀疑,这表之前的上一任主人也是。原来在此之前的2019年,这枚百达翡丽已经在国外表圈私下交易过,当时的成交价格只有1500万人民币(和这次喊到3000万差不少)。
据日本著名古董表商johnbehalf记录,当时那位买家对于溥仪的背景故事并没有全信。他认为疑点有两个,第一是靠机芯知道这块表的生产年份在1920年代,那时溥仪正在变卖清宫旧藏,估计没钱买这种极度烧钱的复杂款百达翡丽。
当时被变卖的《步辇图》,后被追回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再就是这块表日历窗口的文字用的德语,理论上应该是销往德语市场啊。
不过经过拍卖行三年研究,这些问题不攻自破。
百达翡丽官方档案中有记载这块手表的机芯确实产于1920年代,只是当时因为大环境问题,导致成品表公开发售是在1937年。而那时溥仪在日寇的胁迫下做着假皇帝,所以当时可能真有买百达翡丽的实力。
至于表盘上的德语文字,溥仪那时身边到处是想坑他的外国人,卖溥仪这块表的人是德国人也不无可能。
不过要说真正确定这块表就是溥仪戴过的还是一份文件,当年跟随溥仪一起出逃的侄子毓岩写了本回忆录。
上面虽然没离谱的写溥仪有一块百达翡丽超季款,但确实提到溥仪跑路时带了手表,并在1950年被遣返回国前夕,将它赠给了俄语翻译。
而前边和日本古董表商做交易的正是那位翻译的亲信,所以到这一步,就已经证实了这枚腕表被溥仪戴过的真实性。
看到这,大家可以放心去欣赏这块溥仪戴过的百达翡丽了,我们前边也说过在溥仪之前就有很多品牌进入国内宫廷中,所以现代人热衷的钟表其实早就是古代人玩剩下的产物,只是时代不同,那时候的人对表的审美喜好、热衷品牌和为了买表干过的事,和现在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废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聊聊古代人玩表都是什么画风?
首先那帮宫里养尊处优的皇帝们对金色有种莫名崇拜,这不用说了,没想到末代皇帝溥仪也延续这种审美。
他常年贴身的怀表,就是金表镶珍珠。现藏于沈阳伪满皇宫博物院。
后来收到的满分礼物,也是金表,这也是众多溥仪遗物中目前还在故宫博物馆的手表,是一枚名叫“鹭山市之助”的日本官员送给溥仪的。
再后来他对金表的喜爱还被旁人利用,前边我们说溥仪那会随着清廷的衰败,已经没人朝贡、赠送,所以这时期还有很多铜壳、铁壳的表通过镀金进献给溥仪。
或许是因为被糊弄怕了,溥仪后来也会找人检验,而那些通过不了他标准的表,甭管什么牌子都可能不入他眼,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枚要拍卖的百达翡丽,据说溥仪在收到这块腕表后,好奇表盘是不是金的才把表盘上的清漆刮掉,等刮开发现是铜的,略感失望的溥仪才喊停手,这也是这块表如今看为什么很丑的原因。
未损坏前的原貌 其实是好看的。
古代人玩表还喜欢复杂款,甚至越复杂越容易成为热门,像溥仪戴过的这块百达翡丽,就同时具有月相和三重日期日历:两个窗口显示星期和月份,中央长指针显示日期,这在当时绝对是超级复杂功能腕表。
再往前,钟表时期也有很多超级复杂酷炫的作品让古代有钱人垂涎三尺,就比如这座产于18世纪末期的“铜镀金写字人钟”,它是乾隆的最爱,通高2.31米,浑身是戏。
最下面一层的“写字人”,如果为他手中的毛笔蘸好墨,再打开开关,他就可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富有气魄的彩虹屁。
而且这种文字是可以设定的,不管外语汉语,春联起标题,只要你想,它就能给你实现,而且写得比你还好...
除了这八个字,这座钟的第三层上还有一个敲钟人,每逢3、6、9、12点准点,他都会按时奏乐报时,乐声响起,最上面一层便会转出两个手举圆筒的小人,圆筒打开便亮出一道横幅,上书四个大字:万寿无疆。
想想现代都难以实现的技术发生在200年前,可想而知当使者刚搬过来表演完,不少皇宫贵族大臣仓皇而逃,还大喊这一定是巫术。但皇帝们呢,恰好需要这样具备奇淫巧技的表来彰显自己的能耐,于是这种超复杂的钟表逐渐征服帝王成为热门款。
除了腕表风格和喜好与现代不同,那时候皇帝爱买的大牌也和现在不一样,像乾隆那时候热衷复杂腕表,当时专做复杂钟表的Jaquet Droz雅克德罗、Bovet播威都是当时的热门大牌。
甚至出于让品牌更受欢迎有更多人可以跟自己一样支持品牌,乾隆还给Jaquet Droz赐了在中国的名字雅克德罗,方便大家熟记。
不过再往后随着全新的大牌和腕表潮流进入国内,王公贵族们追逐的品牌和现在差别不大了,尽管那时候都到晚清甚至清朝灭亡了。
比如溥仪,除了这次拍卖的百达翡丽,还买过江诗丹顿在内的很多品牌手表。
还有晚清另一位宗室爱新觉罗·载抡,他是品牌有记载的首位买过卡地亚作品的中国客人。
说完了古代人买表的喜好风格和品牌,再看看古代人为了表奋不顾身的折腾劲,比当代表友还夸张。乾隆在位期间,不止热衷买买买珍奇钟表多达3000多件。
他还利用诏书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其下人等自不敢怠慢,各地搜寻机械方面的能工巧匠。
买表还不够,他还在内务府专门设立了做钟处,并雇佣了几百人专门从事欧洲机械钟表和自动玩偶的进口贸易,最多同时有上百人为此工作,后宫嫔妃从此集体失业。
像在《延禧攻略》中乾隆的上书房出现过的这个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就是历史上乾隆吩咐做钟处花了五年才制成的。估计制表师已经改到吐血。
乾隆将清廷钟表的收藏和制造推向鼎盛时期,以致于后来的皇帝都受此熏陶都很爱表,像光绪皇帝不止爱表,在幽禁瀛台的十年期间还痴迷修钟表。
有资料称他花了三年时间研究洋人的音乐是如何放入钟表的,又花了三年的时间将自己登基时候的曲子放入钟表,从此瀛台天天响起光绪登基的声音~
最后说说古代人玩表目的,相比现在部分表友奔着赚钱致富,古代人玩表更加纯粹,像乾隆就爱用表讨得佳人心。
《延禧攻略》里有一个情节,乾隆皇帝在富察皇后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只布谷鸟打更祝寿钟讨她开心,连生日都要送“钟”的人设,再次感叹乾隆爷有多么热爱钟表。
光绪皇帝用表解闷,幽寂十年间通过表增加乐趣,也算修得了一门手艺。不过也有历史学家称光绪帝被慈禧搞死那么早就是因为天天折腾表,慈禧一直惧怕自己衰老,但光绪帝就天天用表提醒自己。
总得来说,从清王朝建立,随着各国使者对宫廷进献钟表,皇室对钟表的热衷长盛不衰,从顺治到康熙,从乾隆到光绪再到溥仪,无不痴迷于此物,看来钟表早就被古代人玩了个遍。不过这溥仪被说是旧时代的loser,而且这种手表本质上讲也就是一块铁,失败者的BUFF叠满了,现在还真的好奇到底能拍出什么价格来。
大家看完有没有觉得古代人玩表也很有意思呢?
本文编辑: 杨有型
美术编辑:小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