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甘肃大力打造具有陇派特色的中医药产业

来源:兰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4-17 20:17:28 分享到:


(相关资料图)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发展中医药,甘肃具有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立足于此,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

加强领导,构建高位推进的工作机制。第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由省领导任组长,31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中医药项目支持组、中药种植业组、中药加工业组、中药流通组、中医药事业发展组、中药监督管理组6个专项工作组。2018年,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产业确定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2021年,中医药产业链确定为全省十四条重点发展产业链之一。从全产业链相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实施“七个一”推进机制,即“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张蓝图、一条链条、一套政策、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第二,完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修订《甘肃省中医药条例》,固化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将“中药保护”“中医药产业发展”专章表述,以地方立法保障并促进中医药发展。先后出台《甘肃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深化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第三,加大中医药发展倾斜支持力度。省级财政每年拿出近10亿元,用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服务能力提升、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仅2022年,全省中医药产业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达3亿元、发放贷款266.51亿元、提供融资担保33.42亿元。出台了一批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与资金支持政策,不断优化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开拓创新,打造推进试验区发展的支撑体系。首先,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构建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多层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省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疾控和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中医药科室设置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县乡村三级中医适宜技术全覆盖。全省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6个、重点学科专科4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1个、重点专科216个,获评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名、岐黄学者和青年岐黄学者5名、省名中医199名。其次,加大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实行中医诊所备案制、中医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分级诊疗病种中西医“同病同支付标准”,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报销,中医医院床位补助提高1.5倍,上调国家级省级名中医诊查诊疗费标准,允许398种院内制剂在全省调剂使用,将200项中医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对村卫生室中医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等倾斜政策,积极引导群众优先使用中医药诊疗。最后,构建发展支撑平台体系。成功举办3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权威发布、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示、助力乡村振兴、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五个平台”作用。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了特色中药复方配伍与新药研发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部局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中医药“走出去”,在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16家岐黄中医学院(中心),以文带医、以医带药,累计诊疗境外患者18万人次,培训2000余人次,着力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

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着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截至2022年底,全省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00亩,带动标准化种植面积270万亩以上。全省现有10个国家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7个通过农业部门无公害认证基地,23种中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第二,开展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龙头企业+加工车间+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等模式,大力开展当归、党参、黄芪等7个品种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多地代分工(趁鲜切制)工作,修订17个产地加工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在试点区域全面推进GAP管理、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实施和“产地片”专用标识的推广。第三,培育壮大中药制造企业。推进中药工业集聚化发展,积极打造6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建立大品种大品牌培育机制,27户企业56个品种列入培育目录,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中成药大品种达到21个。第四,优化中药材流通体系。全省建成3个较大规模中药材交易市场、10个中药材产地市场、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5家,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00万吨,年交易量150万吨。省中药材交易中心被商务部等8部门列为全国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形成了一批中药材电商品牌,年网上销售额超过150亿元。第五,大力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发布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种植等地方标准97项,规范343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193种中药配方颗粒、135种中药材质量控制指标、10项道地药材地方标准。全省获得中医药领域“中国驰名商标”10个、原产地地理标志42个。

下一步,甘肃省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中医药产业事业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强化道地药材认证管理、健全大宗中药材质量追溯系统、发挥标准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优势、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目的地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力挖掘中医中药的多元价值。

作者系甘肃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刘伯荣

责任编辑:黄璐

关键词:

x 广告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让群众过上“有身份的生活”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行程10余万公里,为辖区3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